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116章 准备死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山卫城起源于明代的卫所制度,建此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备倭寇侵袭海疆,曾经是大明王朝沿海地区最重要的几座卫城之一

    卫城基本是四方形布局,建有完整的城墙,城墙之外还有护城河,城内有寺庙、宗祠、衙署等,地方虽小,五脏俱全。

    到民国时期,城墙的轮廓基本还在,但是门楼、望台、吊桥等破败不堪。

    得到莫凡的命令之后,川军营将营部设在了金山卫城。

    莫凡在谢德云和吴少成的陪同下,登上金山卫城镇海门城楼,从这里能够看到海上的大小金山岛。

    城墙上已经堆叠起了一些沙袋,部分川军营的士兵仍在构件工事,来往的人很多。

    “我们没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否则的话应该将防御的重点放在海岸附近。”

    莫凡看着远处烟波浩渺的海疆说道。

    川军营副营长吴少成点头表示同意,道:

    “过去几年,军委会在金山卫城附近、乍浦地区修建了一些堡垒防御工事,在海岸线上做了部分防范登陆的准备。

    但是修建这些工事的人明显没有尽心尽力,只有极少部分能用,大多数工事单纯是摆设,不知骗走了多少经费。”

    吴少成所说的这些堡垒工事属于军委会在过去几年修建的国防工事的一部分,莫凡清楚国防工事主要分布在江阴地区,松江和金山县城这里只是做了简单的反登陆准备。

    由于官员的贪污腐败,国防工事的主体都修建得非常敷衍,更何况是在这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金山卫城。

    莫凡几乎不指望凭借那些国防工事抗敌,他抬头看了一眼破败斑驳的镇海门城楼,然后沿着城墙向东走,嘴中说道:

    “之前开会的时候我就说过了,我军兵力少,无法阻止日本人登陆海岸,作战的目的是将日军主力拖在松江金山两县之间沟壑纵横、河流众多的区域。

    川军营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巡视海岸线,及时给后方部队示警。

    至于那些国防工程,咱们是指望不上了。”

    莫凡是实实在在的在为战争做准备,对所有部队都是金山卫城,有机会跟小鬼子玉石俱焚。

    一旦小鬼子出现,弟兄们堵死城门,凭借城墙与狗日的厮杀。

    老祖宗修建的城墙还是非常坚固的,相信一定能够让小鬼子头破血流。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咱还赚了,无甚可畏惧的。”

    莫凡感受到了谢德云的坚持,他微微点头。

    首批登陆的日军士兵必定不多,他们无法携带重武器,根本就打不下金山卫城。

    给金山卫城足够的火力,可以狠狠的教训刚刚登陆的小鬼子,打击日军的军心士气,消灭他们的狂妄气焰。

    莫凡没有过多犹豫,他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

    “再给你们支援两门75毫米步兵炮、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三挺重机枪。

    步兵炮和机关炮都可以直射,必要时候把小鬼子放进城来,让他们尝尝弹片横飞的滋味。”

    谢德云和吴少成心头大喜,前者马上拍胸脯保证道:大风小说

    “感谢莫旅长的信任,我部必定坚守金山卫城,死战不退。”

    莫凡没有停下脚步,语气放缓了一些,道:

    “问问弟兄们是否要写遗书,如果有的话,将遗书交给前来送装备的士兵。

    模范旅会托人将遗书送回四川。”

    谢德云和吴少成一阵嘿嘿直笑,只是笑着笑着,眼角便出现了点点泪花。

    几个人一起走下城墙,谢德云找来了几辆脚踏车,莫凡骑车亲自去巡视一遍海岸线。

    根据后世学到的知识,莫凡指定了一些需要重点防御的地区,让谢德云提前在这些地方真真假假地埋设一些地雷。

    如果天气状况不佳,地雷的引爆声将是最好的示警。

    从两个县城里搜罗了近六十辆脚踏车,川军营的弟兄们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学会了骑车。

    有了脚踏车之后,往返巡视海岸线变得轻松很多。

    川军营弟兄们的需求非常容易满足,吃饱饭穿暖衣、有充足的弹药,只要满足了这些,弟兄们士气昂扬,嗷嗷叫着要杀鬼子。

    孤零零的金山卫城与孤零零的川军营是海岸线上的钉子,是首位海疆的勇士,警惕的目光从未离开海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