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446章 科学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情局副局长张生送崔兴林的特别行动小组离开汉口之后,前往新一军驻汉口办事处向莫凡报告。

    办事处负责招兵、物资采买以及与后方各阶级各势力的联络,祝捷大会结束之后莫凡暂住于此。

    当张生来到办事处大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拥挤着不少的人群,其中有大半都是记者。

    莫凡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主政中原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年龄不过二十七八,却成了这个国家最有权势,威望最高的几人之一,这一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巨大轰动。

    但是莫凡一直没有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南阳的民报和军报人在报道大捷之事,外界的猜测很多,都想要从莫凡这里找到答案。

    张生看着大门口处拥挤的人群,皱眉摇头,只能选择从办事处的后门进入。

    在警卫营战士的引导之下,他见到了正在伏案书写的军长莫凡。

    莫凡没有抬头,一边书写一边问道:

    “都走了吗?”

    张生站在莫凡办公桌两米之外,颔首回答:

    “局长亲自从飞龙特战队和军情局里挑选队员,最终组成三个行动小队,一共45个人,分成三批出国。

    第一批由局长亲自带领,一个小时前离开汉口,他们会先到云南,然后进入东南亚,在转乘船前往西方。”

    莫凡停止书写,看了看写在纸上的内容,满意地将钢笔收起来,这才说道:

    “这是影响全球科学界的大事,相关知情人一定要牢牢控制在手里。”

    张生虽然不清楚莫反如此作为的目的,拦截西方科学家,对于我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任务不理解,但是并不妨碍他彻彻底底的执行莫凡的命令。

    “请军长放心,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绝对不会出问题。”

    “嗯。”

    莫凡轻轻地摁了一声,然后示意张生到旁边的沙发上就坐。

    “汉口还有一些人要见,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但是最多三天,三天后我也要回南阳了。

    你尽快稳定后方的情报工作,然后随我回南阳,正式接任军情局局长。”

    张生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拒绝。

    “军长,军情局是崔局长一手建立起来的,他这才刚走…………”

    莫凡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崔兴林此去执行绝密任务,最少也要一年才能回来,在这一年时间里,全国全军的情报工作都由你来主持。

    如果你一直是个副局长,那么如何让手下人心服。

    隐蔽战线的工作是很特殊的,若你没有足够的威望,容易酿成大祸。”

    看了看张生纠结的脸色,莫凡继续说道:

    “如今的军情局还很弱小,无法与中统和军统抗衡。

    但是我的打算你应该也清楚,那就是再有个一两年,军情局的力量一定要超越中统和军统,正式掌控全国隐蔽战线。

    如今的每一天都非常宝贵,民政在发展,军队在扩编,你的军情局也不能原地踏步。

    军委会的祝捷大会结束了,但是我们新一军自己的胜利大会还没有召开,等到大会召开的时候,我会正式公布你的任命。”

    莫凡还有些话没说,那就是之后会将张生与杨荣等人一起吸纳进组织。

    听了军长的这番话,张生哪里还敢迟疑,连连称是。

    “好了,跟我说一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吧。”

    张生立刻调整心态,低头思考了两秒钟,说道:

    “军长之前交代的将国内重要科学家迅速“劝”往南阳的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但凡在国内科学界有一定威望在相关领域有一些建树的科学人才都已经被我们送往了南阳。

    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还非常抵触,可是抵达南阳不久他们便发现行政区科学研究院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工作室,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最充足的材料。

    随行的家人衣食住行都有充分的保障。

    绝大多数人不再吵吵嚷嚷的要离开,已经在科学院工作了。”

    南阳行政区成立以来这项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今终于要收尾了。

    也意味着国内各方面各领域的科学家都被莫凡收入囊中。

    在南阳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借助的主要是外部力量,可是外部援助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很多绝密的事情更是不能为外人所知。

    如今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南阳很快会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和科研体系。

    加上莫凡这个开挂者的存在,也许用不了几年,东方的科学水平将超越西方资本家。

    莫凡一直重点关注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并且命令行政区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岗位,强调发挥工作者的积极性,刺激活力和创造力。

    前线战火纷飞,但是后方的各项工作依然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莫凡的意志得到贯彻执行。

    听完张生的报告之后,他的心情很不错,嘴角微微上扬。

    国内重要科学家正在掌握,崔兴林很快会给他带来国外的科学家。

    发展的这辆列车一旦开始启动,必定浩浩荡荡,为天下之大潮,不可阻挡。

    张生看到军长心情很好,便也接着报告道:

    “军情局已经确定,日军第4师团接替13、18师团,负责豫皖两省交界区域的防御,其余各师团正在离开合肥。”

    “第四师团……”

    莫凡微挑眉头,

    “这个师团在外界有很多传言,军情局尽快弄清楚这些传言哪些为真,哪些为假。

    如果他们真的是商人师团,那便有合作的机会,派人试探着主动接触一下。”

    “是。”

    莫凡接着说道:

    “有关罗山大捷和江家集大捷的报道不要停,深入挖掘战场细节,尽快消除行政区内老百姓对日寇的恐惧之心,同时让有关部门加紧宣传英雄的中国人民,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些事情不是军情局负责,但既然军长向自己交代了,那么张生一会儿就会去传达。

    莫凡又说道:

    “去年在上海成立的兴华实业公司也要尽快利用起来,科学院有时候会有些特殊需求,刚好利用这个公司来解决。”

    莫凡刚刚在书写的就是接下来一年的发展纲要和规划,他已经标注了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因此说起来思路很清晰。

    “对了,你一会儿让警卫营告诉外面的记者,我这里没什么可说的,一切的答案都在南阳行政区,让他们自己去寻找。”

    张生想了想才明白军长这句话的意思,颔首领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