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穿越大明,但是被老朱诛十族 > 第241章 千秋一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常的想法是,

    人口越多,国家税收越高。

    其实,这是有上限的,而上限则是耕地的数量,

    大明如今算是新立之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开发利用,

    如果大明疆土内的每一块耕地都有人耕种的话,大明的税收就会达到极限!

    可在这个极限之上,如果人口再多的话,非但不是人口红利,反而是累赘,

    为什么?

    新出生的这些人以后没有地可以种啊!

    没地种,他拿什么给国家上税呢?!如果朝廷不管不顾的要让这些没有生计的人纳税,大明覆亡也是迟早的事!

    刘秀看着沉吟的朱元璋,没继续多说什么。

    其实刘秀所说的这一切都不是随口编的,而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只不过不是在大明,而是在鞑清!

    鞑清建立政权之初,在册的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而在历经几帝之后,在乾隆末年时,人口直接激增到了五个亿。

    康乾盛世,说得便是如此。

    但只要稍微懂点人口经济学的人都能看出来,康乾盛世的繁荣是极其虚假的,

    百姓没地可种,没事可做,只能成为无业游民,鞑清不考虑百姓,百姓自然也不爱鞑清,

    所以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之后的甲午海战,基本百姓都不替鞑清打仗,而是选择自己的方式对抗列强,

    结果便是,被列强分头击破。

    说起来,鞑清的宗室制度比明朝更加离谱,

    老朱不过是想惠及自家人,只不过是没想到皇室人口能激增这么快,算是无心之过。

    而鞑清的旗人不必自谋生计、由官府赏地赡养的政策,就纯粹是故意的了!

    坏到流脓水的政策!

    吸全国人的血,来供养旗人!

    本来人口就多到没有地种,旗人还占有着大量土地,如此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鞑清如何不灭?

    刘秀没有来到大明还好说,来到大明之后,带来的蝴蝶效应,必然会让大明人口快速增长,

    所以说,人口问题是老朱早晚要面对的难题,就算他不解决,这个难题也得丢给后人。

    老朱眉头紧锁,看向刘秀,不禁笑骂标,弄得其余大商族仿的精盐都卖不出去,老百姓就认带刘家商标的精盐,这找谁说理去啊?

    刘家在大明盐业股份公司里,占利不多,但耐不住盘面大啊,整个大明的盐业恨不得都被刘家包揽了,就连朱元璋都得朝刘家借钱,

    若是再把驿站生意交给刘家做,那以后还得了?!

    可问题是,老朱就算想把驿站生意交给别人做,别人也做不起来,全大明还真找不出一个像刘秀鬼点子这么多的人,

    这就很尴尬了。

    老朱没得选择,只能用刘秀。

    老朱有些为难,不过转念一想,刘秀在燕地、倭岛、吴地的事情上都尽心尽力,挣得钱大半也贴补了官府,这次更是自掏腰包救济流民,

    说实话,把这事交给刘秀做,比交给其他商人更让老朱放心,最起码刘秀这小子仁义啊!

    想通其中利害之后,老朱就不再犹豫,点头道,

    “行!这驿站生意就交给你刘家做,不过还得走那个股份有限公司的路子。还有,在吴地你铺开生意这段时间,咱都跟着你!”

    刘秀和徐达两人闻言一惊,刘秀磕巴道,“您您您…跟着我?您不回京了?”

    老朱抻了个懒腰,“咱正好借着这机会好好磨练一下老大,咋,不让咱跟着?”166小说

    “那倒不是!”刘秀连忙摇头,“只不过您跟着我…总觉得有点…”

    “你就给咱管饭就行,不说别的!一天三顿大面条,你刘秀还请得起吧。”

    “能能能!”刘秀汗颜,心道,

    老朱对驿站这事的看重远远超过自己想象,想来也是,这完全就是动摇国本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还是重商之道,

    老朱要通过结果来做判断。

    “呵呵,”老朱起身,捶了捶后腰,“咱亏欠你不少,驿站这事,算赏你的。”

    刘秀连忙恭敬拜倒,心中控制不住地升起折服之情,

    自祖龙确定重农抑商的国本之后,其后各朝再没有大刀阔斧的变过,

    就算外族入主中原,就算宋朝大兴商业,可也都是以农业做为绝对主体,

    而老朱竟然能直接当下立断,其中胆魄如何不让人心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