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包头制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氏正要上前,听到了前面的两个小媳妇的交谈:“新布洗墨汁,这有什么,看到没有,那边,两尺布,昨天下午的时候,就泡在那里了,都泡了一天多了,现在,还是那个颜色,一点都没褪色。”

    秦氏专门跑过去,听到他们对话的,其他的几个女人也跟着过去,就在庭院里面,井的旁边,有一个大桶,里面泡着,两尺蓝布,不,不是一块,还有青色的,黑色的,还有说不出来的深蓝色的,每样一块,不同颜色的布匹,丝毫都不避讳的,泡在这么的一个大桶之中,很显然,时间不短了,可是水里,依然是清晰无比的。

    正好,一个伙计,从旁边走过,秦氏拉住他,问道:“这些是什么时候泡进去的?”

    “蓝布是昨天下午泡的,因为蓝布是昨天下午才到的,青色的和黑色的,都两天了,深蓝色的更是有三天!”

    “真的假的,别是做戏的!”一个小媳妇说道。

    伙计脸色一变,说道:“别信口胡说八道,我们布店,已经成立近百年了,是远近闻名的信誉布店,没理由这里作假,要知道,这一批的包头布,从10天前,就摆在这里了,买的人不少了,你听过有褪色的么!”

    伙计的话,让之前说话的小媳妇,满脸通红,正要反驳几句,旁边的大嫂子立刻拉过她,说实在的,她也不敢相信,可是事实都摆在眼前。不顾眼前的一切,硬要去说话,丢人的只是自己。

    “看到没有。哪里有个牌子,一个月之内,布匹只要褪色,拿过来无条件退钱的!”

    一个月退钱?包括秦氏在内,所有的小媳妇们都惊呆了,这么大手笔,一个月不褪色。虽然不代表永远不褪色,可是没有一个染布坊敢这么的保证,一般的染料。或多或少都会褪色,多少的问题。

    “那你们怎么知道,是你们店里出来的布,人家买了棉布。随便找你要钱。你也赔么?”说话的还是刚才那个小媳妇。

    “赔,怎么不赔,只要他们做得出这个!”伙计把大桶里面的一匹布给拿出来,指着边角的地方,说道:“看到没有,这里有一个商标,只要做的出这个,赔它又何妨!”

    秦氏伸长了脖子。这才看到,原来。在边缘的角的位置,有一个标志,看起来像是一朵花。

    伙计傲然的说道:“这是包棉的标志,看到没有,是直接用机器压出来的,每隔一尺一个,非常的清晰且醒目的!”

    机器压出来的花标志,在后世,几乎是烂大街的东西,可是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商标的重要作用,很多的产品,都是随意的起一个名字,然后放在商店里面销售。

    杨元钊当然知道这一点,从包头兴办起工厂之后,每一个工厂,都会确立一个商标,特别是棉纺织,几乎每一个都特别注重一个商标

    周围女人们,没有听明白商标是什么,却朴素的知道,有这个标志的,就是真的东西,一个月,只要掉色了,就可以回来退钱,其他的,店铺是不认的。

    秦氏在这里看了一圈,特别是布就认准这个了!”

    “一年买一次就够了,还真上瘾了!”

    “不是,人家答应,只要一个月之内褪色了,无条件退钱的!”

    “真的?”王三江瞪大了眼睛,褪色,这对于大部分的布匹而言,都是常有的事情,庄户人家,差不多就行了,真的给退钱,这个布店,真的够豪气。

    秦氏卖弄的把布匹给丈夫看,王三江没多说什么,还是比较高兴的,买布匹多买了2尺不说,也没花多少,按照普通白布两毛的价格,加上印染等,基本上也就黄草果数了,还宽了不少,厚实结实,真的是不错,一家人的衣服,都差不多有着落了。

    年节之上,买东西的不少,除了棉布和肥皂,还有很多新鲜的东西,比如洋火,一包才1分钱的,里面足足五十根,也就是说,几乎快两个月,不用每天晚上留火,不用早晨生火,用稻草之类的,就可以引燃,早晨做就好了。价钱也不贵,3分钱一包,王三江想了想,还是买下了,每天留火,早晨天不亮,还要起来生火,这都是媳妇干的,有了这个火柴,用干稻草就可以把火给点着,不用扒着灰吹半天。

    王三江给秦氏买了几盒火柴,秦氏也张罗着给王三江买两个手套,看起平常的线手套,价钱也不贵,带着它,就免得干活的时候,划拉到手了。

    这么兴高采烈的购物,结果,当然是预算超了不少,本来只是想要花1元左右的,结果,一下子花到了2元5,可是王三江也好,秦氏也好,都没有不高兴,都是贴心的东西,用的上的东西,价钱便宜不说,东西还好用,最让他们动心的,就是煤油灯,看起来敞亮,可惜价格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虽然也想弄一个回去,媳妇纺纱,或者晚上做绣品的时候,在也不用费眼睛了。

    在一天的购物之中,他们几次三番的听到了包头这个字眼,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包头生产,原来,这个包头不但生产布,也生产火柴,肥皂,香腻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几乎是包罗万象了,质量好不说,还便宜。

    同样的事情,其实在中国的不少乡镇,都同样的发生着,农民,考虑的问题很简单,哪怕是一贫如洗的农民,都有需求,衣食住行,甚至是某些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些但一来算,不算什么,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让人震惊的市场,中国,正是依托着市场,成为了列强们关注的焦点

    包头的布,从这一天去,深入了不少的乡镇,包头的布匹产量,每天,大概是在2万匹左右,印染的数量也差不多,庞大的产量,几乎在当时,就转化为了销量,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包头的这些产品,蓝布,青色,黑蓝色和黑色,这些跟劳动人民密切相关,切很实用的布匹,都获得了相当大的销量,原因无他,就是一个实用和便宜,而伴随着这些基础的日用品的销售,包头的名气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向外扩张,让越来越多的行商,注意到了包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