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计算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包头发现了便携式的无线电,并且把无线电使用在了铁路指挥之上,是包头给米哈伊一个巨大的惊喜,本以为会非常困难,或许会在一连串的跌跌撞撞之中,才能够逐步的吸收经验的包头,减少每一列火车之间的时间差,无线电的出现,给他巨大的希望,可以跟火车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搞出来了,还能够做到那么小,虽然基础的理念让人难懂,不能够离开25公里的距离,可是铁路沿线,是布置基站最多,也是最密集的地方,最起码,在铁路沿线之上,都可以轻松的使用了。

    第一批实验,正式进行了,12列安装了无线电的列车,依次的出发,最开始,因为保守,还是保持在40分钟左右,在调度的指挥之下,逐步的缩短安全距离,米哈伊的手下,基本上,都是调度方面的人才,对于火车的调度非常的熟悉,但是无线电指挥还是一个初步的接触,饶是如此,无线电也展现了出色的性能。

    在使用了无线电之后,在位置还没有到位,借助着熟练司机,加上一些特殊的布置,勉强的达到精确度在34公里左右的位置确定,调度人员在逐步的尝试之后,甚至最短的极限达到了不到8分钟的间隔,最终确定了最佳的间隔时间,包头的发车间隔,立马提升了,从原来每40分钟一班,减少到了28分钟一班,跟他预想的稍稍有些差距,却已经很出色了。这样一来,整个包头铁路运输的承载能力就大大的增加了。最少提升了4倍以上,而总运输量达到了输千万吨的庞大数字。这个基本上可以发挥出重轨铁路的大部分能力,并且接近于美国的平均间隔水准

    在落后的中国。在没有大量的信号灯和各种各样熟练的列车司机,能够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准,无线电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无线电,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却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无线电在实际运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原先米哈伊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出现了,无线电的发送,为了保证时效性。汇报的总是一个数据,把数据转换成的距离和计算结果,需要大量的计算。要想完成更快,达到理论上面的2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甚至达到8分钟那样的极限,计算速度必须要快,还要精确,这对于铁路调度来说。非常重要。

    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米哈伊毕竟是这方面的专家,哪怕是新问题。也根据经验,进行了初步的估算,按照他的估计。能够达到用最短的时间,得到结果的话。不影响整体的调度的话,整个运行区间。还会减少一半,这可是在原来28分钟的情况下,减少一半,14分钟的间隔,在目前的世界上,之前那个8分钟极限,是一个小概率问题,在美国甚至最短达到过三分钟,但是那是异常危险的,铁路需要的是稳定和有效的间隔,14分钟是神一样的数据的,一条铁路,能够当成2条,甚至是三条的铁路来运用,这样的效率,一单达成,是让人最多,用无线电指挥和确定,作为专门一项工作,可是这样一来,真的有些浪费无线电的功用,怎么办,要放弃么?

    看着米哈伊为难的样子,杨元钊心有同感,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的计算,几乎是让人崩溃的,包头的铁路方兴未艾,这个铁路的运行程度,繁忙程度,跟后世是无法相比的,杨元钊不能也不可能会一口吃个胖子,直接把后世铁路的繁忙程度照搬过来,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难,他迟疑了一下,问道:“计算机有用么?”

    “计算机?是什么穿孔卡片计算机么?”米哈伊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个时代,还没有计算机,确切的说,是没有电子计算机,西方一般使用传统的机械计算机,那是在齿轮的基础上,研究出来机械计算机,蓝色巨人ib是依靠着这个,承担了美国人口普查的任务,只用了6周就完成了之前要10几年才能够完成的人口普查,这也让计算机出现在了大部分的人的视野之中,太平洋铁路公司也拥有计算机,不过,使用的较少,因为这种东西比较的昂贵。

    “杨会长有渠道搞到大量的穿孔卡片计算机么,如果能够弄来100台的话,基本上铁路总里程在6万公里之内,不必担心调度的问题,我有信心把火车的运行区间降低到15分钟之内!”米哈伊惊喜的说道。

    穿孔卡片计算机,这个杨元钊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只是哈比作为技术储备给咨询了,美国方面把守的很死,基本上要想进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一些技术和军事上面的交换,每一台的价格也高达30万美元,这可是20世纪初30万美元,如果要100台的话,就是3000万,这不就是又一个钢铁厂么,杨元钊当然不会把钱放在这里,他沉思了一下,问道:“能告诉我,计算这些数据,需要什么公式么,或许我可以帮点忙小说

    “这样啊!”米哈伊怎么也想不出杨元钊要做什么,列车运行图,要想完美的实行,除了实时监控之外,灵活的调度,就需要大量的计算,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精通数学,任何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会让运行成为一个灾难,有反制的措施,实时监控,可以及早的发现问题,完美的无线电,可以跟列车沟通,进行实时的指导,这已经比太平洋铁路的调度高出一个层次了,那个还存在于过站的飞单来传递信息,没有这个快,无线电真是一个好东西,如果有办法解决计算的问题,说不定这个也不用取消了。

    米哈伊几乎是毫不迟疑的写下了几个公式,杨元钊拿过来一看,都是简单的几个数学公式,没有很复杂,只用传统的函数计算器就可以完成,他心中有底了,说道:“好了,交给我了,最多明天,我会拿东西过来,你看看合用么!”

    杨元钊说完,就离开了,留下了一头雾水的米哈伊,不过他的心中,还是升起了一丝的希望,或许,杨会长真的能够解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