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电子计算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自己的房间之中,把一切密封起来,杨元钊进入到了一体机之中,很快的,他的手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函数计算器,直接把这个东西拿出去,是绝对不行,开玩笑,这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科技,从某种意义上面说,甚至可以称之为黑科技。

    米哈伊是个俄裔,之前的许多作为上面,没有感觉对美国政府有什么好印象,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暴露出去,说不定众多列强会联起手来,那绝对不是杨元钊目前所能够承受的,思前想后,杨元钊最终决定,用别的东西隐藏起他。

    杨元钊以计算器为基础,在一体机之中,弄出来了个巨大的玩意,别的人研究的都是尽可能的缩小,减少体积的方式,在他这里,却是尽可能的放大,用巨大的金属柜子,来隐藏着计算器,也算是一种保护,甚至为了这个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会把这个巨大,重达3吨以上的玩意,整个的固定在整个指挥中心,甚至会派出专门的警卫。包头目前,没有专职的警卫人员,杨元钊直接从军队之中调集的人员过来,荷枪实弹的进行管理,只要有人想要打开这个铁柜子,立刻制止,不听命令可以直接击毙小】

    【说】

    因为整个都用巨大的箱子来遮掩了,显示也没有用液晶或者什么显示屏,计算结果不会在外侧显示,而是通过另外一端连接的打孔机,借助着打孔机,打出来最终的结果,跟打孔的机械计算器比起来,这个计算速度快了很多,速度上面,控制在打孔机械计算机的500倍左右,这个速度很快了,也在接受的范围之中。

    这么一个大家伙,在第二天,被杨元钊安装到了指挥中心之中,当时神秘的把所有人都请出去了,自己带着几个工人,在指挥中心忙乎了半天,焊实了铁箱子,不但铁箱子重达3吨,而且通过50公分直径的钢柱,跟墙壁和另外一个5吨以上的钢锭结合在一起,防护措施,绝对比这个时代的银行保险柜都要严密的多的,加上安全保卫,还有10分钟按铃的自毁装置,严密程度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米哈伊是第一时间听说的,却不能进来,等到他允许进来的时候,看着怪模怪样的铁家伙,微微的有些吃惊,如果不是旁边的打孔机,他甚至认为这就是一个大铁块而已,略带疑惑的对着杨元钊问道:“杨会长,这个,真的可以计算么!”

    杨元钊指着正面的阿拉伯数字,还有函数数字,这是机械按盘,跟下面的电子计算机相连,看起来类似机械计算机,但是实际上,计算的是下面的电子芯片,他简单的介绍了使用方法,也着实简单,只用在上面输入就好了,唯一没有即时显示,错误了,这一次计算就作废了。

    很简单,也很容易,几乎是一说就会了,米哈伊是雷厉风行,立刻命令调度汇报数据,第一时间,目前在开行列车的一连串位置数据,输入这个上面说,他之前的思路也是对的,只是没有考虑到机器的问题。

    出色的机器,可以引发一场**,当年英国的工业**就是如此,从蒸汽机,到改良各种纺纱织布,用工业化的大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英国也因此,而站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足足几百年的时间,成为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从这个机器上面,米哈伊看到了很多的东西,用计算来帮助机器,用精准的数字解放人的工作,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那一次工业**异曲同工。

    听到了米哈伊的见解,杨元钊除了吃惊,就还是吃惊,他没想到,米哈伊居然真的看的这么远,以材料和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工业**,本就是二战之后,也是几十年之后,整个世界发展的重点,米哈伊能够提前这么久看到,恐怕也是计算机带来的震惊吧。大风小说

    杨元钊当然不会告诉他,这玩意是超过这个时代的东西,最起码要超过这个时代几十年,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计算机,在后世,哪怕只有几十块钱,却也是在各种材料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美国耗费巨资,跟曼哈顿计划几乎是同样档次的电子计算机的项目,投入了数以亿万美元的巨资,但是最初的成品,每秒钟的计算能力,只有5000次,就这样,已经超过数万人,而这个简单的函数计算其,他的计算速度,远远的超过了第一代计算机。

    这玩意,就计算机本身而来,还不是杨元钊的手中更好的东西,不说一台车载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就算是那个山寨版的苹果,哪怕是山寨的,在过去不怎么值钱,也是实打实的八核四g,这玩意,计算速度,已经不能够跟最早的计算机相比了,每秒钟的计算速度是数以亿计的,多现成,多处理的东西,是真正的高大上的玩意,这玩意拿出来,会让无数人惊呆。

    暂时,在材料和计算机科技,没有上升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之下,杨元钊不会,也不可能会拿出来这玩意,即便在未来,科技方面拥有了足够的底蕴,包头拥有了自己可靠的研究人员的时候,会向着这方面进行倾斜,现在,这玩意,注定是要埋藏起来,一直到有合适的人出现的那一天,暂时先用这个的计算机,帮助米哈伊解决调度的问题,真的不够了,大不了再增加几台。

    事实上,还真的是不够,后来,杨元钊又增加了6台,分别进行不同区间,不同位置的计算,最终通过6个绘图员汇总,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的状态,更快的计算和效率,让列车调度更加的精准,整个包头列车运行状况,高于了米哈伊之前的预期,达到了试验中11分钟的间隔水准,一旦包头的铁路延伸开去,并且拥有足够的车厢和火车头,包头铁路所展现出来的运输能力,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条铁路,甚至是除以二都高高在上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