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追赶世界脚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从300多年前的世界第一大国,到清朝时期,在国民生产总值上面,一直冠绝世界,只不过在追求科技的道路上,落了下来,也因此,1840年,被打开国门,备受屈辱了70年的时间,终于在1911年获得了改变,中国重新改换了天地,并且一点点的收回了列强们的特权,不但维护了国土的稳定,而且趁着一战的关系,从边境获得了海量的国土。

    中国从来都未曾这么的庞大过,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怕是强秦,皇汉,甚至是盛唐时期,都不曾有这么广阔的疆域,中国打败了诸多的列强,终于重新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为了避免中国重新走上了历史的道路,每一个国民都有责任,推动中国向着更好发展。

    正是中国人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让中国花费了比实际上少的多的时间,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到如今,中国不但在赚钱能力上面,超越了世界各个国家,在基础科技上面,也同样如此,中国不但在一定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在最普通的行当上面,也没有短板,虽然不能说,未来的国力是木桶原则的,却也让未来的中国,在继续高歌猛进的时候,少了一些的可能出现的波折。

    只有真正看着中国走过来的,才会明白,中国完成这一切有多么的不容易,这几乎是把列强们用了300年,甚至400年发展的科技,用了8年的时间,彻底浓缩和填补起来。特别是前期的时候,在没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前提下,中国只能够选择比较聪明的学生,还有少部分国外留学生,加入到国际级专家的研究队伍,一些各方面的基础好一点的,可以跟随特拉斯和其他的一些大师级学者,一些普通的,就只能够跟着普通工程师来摸索

    能够到达中国的,除了特拉斯等少部分人,稍有世界顶尖专家,即便是特拉斯,也不是一个出色的教授,他自己的开发能力,远在他传承能力之上,这种情况下,跟随着他们的学生,只能够硬生生的自己来摸索。他们可以说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补足的缺乏,用夜以继日的学习,这才拉平了跟高等教育学生的差距,这样在后世看来,几乎是拔苗助长一样的方法,几乎会毁灭一个人未来的高度,或许说,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些未来的大师,因为不合适的方法被毁掉了,从一个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变成了匠人,变成了只能够听从指挥,一步步的完成科学实验普通人员,可是中国没得选择。

    如果不走出这一步,中国永远无法建设自然科学基石,也就无法填补中国所缺乏的,这种拔苗助长,成为了从1909年开始,中国科技前行的唯一出路,无数行业,无数的科研体系,就是在这样几乎是自残之中,艰难的创立了的。

    自身的聪明才智学习的学生们,辅佐着来自国外的,只有最少40%以上的良品率,才有可能投入到工业化生产,而工业化生产的利润水平,直接跟良品率有关系,没有80%以上的良品率,并且生产线开工不足的话,一条半导体生产线的亏损率很高的。

    这一点在一体机的面前,都是虚幻的,有了一体机的逆天优势,半导体只要能够生产出一款完美的,就可以大量的生产,而且半导体材料的大小都不大,这就是一体机之中最适合的东西,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面,电脑和网络,是中国发展的最快,材料学紧随其后的小说

    除了这两者之外,加上化工和的医药这两个方面的出色,中国其实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现金流,现在就是依靠着这样大规模的投入,把这个现金流应用的更加出色而已,世界大战,是最好的机会,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西伯利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中国把从北冰洋到南极的陆地和海域,全部都占据了之后,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已经拥有了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土地,接下来,土地和资源,再也不可能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绊脚石,将会成为中国腾飞的基础。

    到现在,伴随着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生,完成了4年大学生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甚至完成了研究生学习,在废寝忘食的学习之中,他们可能两年多就完成了大学教育,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研究生的教育,并且投入到了科研领域,大学的各种实验室开始成为了科研的主力军,中国迎来了发展的狂潮,足够的投入,可以允许失败,废寝忘食的研究院们,加上郁郁葱葱的工业,让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因为杨元钊而拔苗助长,造成的隐患,只要这样持续下去,要不了5年,就可以的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这一点从1915年已经显现出来了,从1910年开始,针对科研的拨款方面,一直是净投入,毕竟中国有很多的欠账需要弥补,用一体机和更高端的机床,生生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可是从头上来弥补的话,只是欠账,对于整体的提升并不高,这一切,在1915年发生了变化,整个1915年,整体科研转化直接受益超过了2500亿,促进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大幅度增长,科技第一次展现了他的威力,并且速度在不断加快。

    科研终于摆脱了政府研究院的形式,转为了跟大学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研究成为了科学研究主流的时候,拨款也应运而生了,最开始,只是针对最出色一流大学,渐渐的,伴随着众多大学的建立,为了公平起见,这才扩散到全部大学,不过资金分成了几个档次,只有在一定水平线才能够获得拨款,而且拨款差别非常巨大,这中间的差别主要是研究能力上面,在科研上面,全面的向能力靠拢,成为了主流。(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