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五百 九十六章 学术研究体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1908年穿越开始,如果说让杨元钊来选择,在过去8年时间之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那无疑是教育了,在历史和未来,无不用事实证明了,投资教育是所有投资之中,回报率最大的,只不过,很多国家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投入太大了,在国家层面,普及到每一个人的教育,永远是巨大的投资,特别是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一方面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引进机器设备,这需要海量的资金,另外一方面,还要兼顾教育,没有精英的科学家,永远在这个领域受制于人,毕竟等你吃透了现在引进的设备,人家更先进的已经开发出来了,那样几乎是永远受制于人。

    一个国家,哪怕只有1000万人,可是18岁以下,甚至是15岁一下,享受义务教育的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300万都有可能,一个人或许一年只需要几百块,可是乘以300万这个基数,就极为庞大。中国跟别的国家不同,拥有4.5亿人,如果没有杨元钊的出现,借助着一体机和后世的先进理念,对中国的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弄出来了石化产业和药品这两大几乎是抢钱的行当,中国要想完成义务教育,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未必能够办到的事情。

    以德国为例子,德国是借助着的普法战争,完成了全民的义务教育的,普法战争之中,德国从法国身上,获得了海量的赔款,这样才有余力投入到教育之中,并且用几十年的生聚,最终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日本则是通过甲午战争,从清朝获得了2.3亿两的白银之后,这才完成了最初及的义务教育,可真正完全完善,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还是在一战之中,在一战之中日本获利最少是40亿美元,正是这笔钱,让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并且有余力调整,让日本的科技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跟他们相比,历史上的中国没有这个机会,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也不过是保证了9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面覆盖老少边穷地区,杨元钊正是清楚这一点,这才在包肯公司和包头商会上了轨道之后,把教育提到了义务的范畴之中。

    因为投资巨大,在最开始的时候,关于是否义务教育,还有一些争议,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争吵,最终还是杨元钊力排众议,义务教育的资金由包头商会承担的,从教育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杨元钊就确定下来,把教育的问题全部免费,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和一部分特别困难的,负担一定的伙食,以保证教育率,毕竟后世的例子告诉他,有些时候,哪怕是把学费给免了,一般穷困家庭的学生,也上不起学的,因为没饭吃,要出去打工养护家庭。

    可是现在,学费免了,还能够管饭,吃的比家里好,这种情况之下,又有几个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键的所在,良善士绅回家乡,修桥铺路,建设学校,教化乡邻,这本身就是优良传统,也因此的中国的慈善,跟后世中国的慈善,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承担税务的前提下,负担了更多慈善的义务。

    就这样,不是一次性交付的,而是逐步的,按照一个趋势来交付的,从小学的开始,逐步转移中学,高中,最后才是是大学,中国的义务教育达到了12年,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教育,并且大学教育也采用了50%的义务和50%的奖学金制度,只要贫困学生愿意学,愿意努力,只是凭借这最基础的奖学金,都可以完成大学教育,特别出色,还可以享受企业或者是合作单位给于的高额奖学金,就拿西北大学为例,学科奖学金最高的是石油化工类专业,最高一年可以拿到8万元,学校的奖学金最高可以拿到的15万元

    听起来恐怖,可是按照西北大学每年招生的人数来说,接近18万的人数,一个专业的一等奖学金数量不过是1520人,至于学校奖学金的数量,更是控制在10人,就可以看出的得到的困难,反倒是最基础的,普及大部分学生的4等奖学金,只要是全科及格就可以得到,他的覆盖面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学70%以上。

    至于全额覆盖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如果大学教育,连及格都没有办法达成的话,那么奖学金也没有意义,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向上的学子的,不是保姆,否则的话,直接全额减免不就好了,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学生还算努力,在蜜罐里面的新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大部分还有过去苦难日子的记忆,只要是考上大学,几乎没有在混日子的,70%的覆盖率是指的全面来说,其中大部分情况都是偶尔一两门偏科了而已,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真的完成的大学里面的教育,并且真正学到知识,成功毕业,投入到了对中国,发展和建设之中。

    小学,中学,高中,甚至是大学教育,他们都属于是基础教育,只不过是牵扯到的人多了一点,大概在1911年,中国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接下来了小学的6年义务教育,1912年扩展到了9年,1913年扩展到了12年,之后不足半年,就接下了大学的,可是这都2年多快三年了,对于大学拨款,这才归属于中央。

    这样一方面,减少因为一次性一刀切带来的混乱,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面,减轻政府的负担,从1913年开始,是中国的经济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阶段,中国在这样平稳的过度之下,终于从12年的义务教育,到大学基本教育覆盖,最终走向了最后一步,教育科研的投入,这一个是最大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国家有钱,有资本,就可以持续的投入,而钱跟成果,跟科技的发展,几乎成正比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