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钢铁时代 > 第四百零四章 三杰齐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潜移默化之中,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这是包头众志成城的力量,革命党,说白了,就是一群激进分子,他们大多数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为教育背景的原因,他们也开始开眼看世界,中国跟世界的差别,让他们对于社会极为的迷茫,渴望获得改变,挽救中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敢于投身一切,改变一切,现在,有一个新的机会,包头用实际情况,让他们明白了,中国还有另外一条路,实业救国,无数人都说起来过,但是整个中国,成功的也只有包头,洋务运动,是李鸿章等清廷高官一手主导的,可是没有士绅和一些进步人士的支持,根本就坚持不下去,可是到最后,产生效益的聊聊无几,也因为如此的,中国的青年,决定用另外一场暴利革命,来改变这个世界,推翻清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早在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的时候,已经是注定了的。

    不过,在这个时刻,历史拥有了一个新的拐点,包头在人们目光所不能看到的地方,缓慢的闪动着翅膀,不少青年和进步人士,包括一些地主和缙绅,他们发现了,挽救中国的命运,还有另外的一条路,以工业为基础,推动商业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重新的屹立于世界。大风小说

    杨元钊就这么的不是刻意的,只是见招拆招的布置,却恰恰起到了最正面的作用,从面对英法的棉布危机,而在全国范围内,种植棉花开始。算是笼络了一部分地主和大地主,至于棉纺织协会和其他的一些轻工业,却把投身到实业和准备投身到实业的一批人笼络住了,这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只要包头的影响力扩张出去,包头的实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在商会的杨元钊,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坐拥了这么大的潜力了,不过快要到新年的日子,一向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各种公司的报表,年终汇总,包括一些表彰和奖励,中国人们,特点就是要过个好年。年终的集中盘点很多,现在的杨元钊,可不是3年前,初入包头的那个毛头小子,只是他控股的公司,就超过20家,每一家都是超级巨无霸,更别说类似棉纺织集团。钢铁集团,甚至是军火工厂在内的这些,超级商业圈和工业体系。正在逐步的确立。

    正在文山会海之中,弄的有些焦头烂额的杨元钊,在刚刚喘了一口气的情况之下,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小寒直接的进来,告诉他:“会长。刚刚接到电报,蔡锷。蒋百里和张孝淮,他们连快而至了。

    “什么?”杨元钊一脸不敢置信。陆士三杰一直都是他重点邀请的,原因无他,包头没有自己的军事体系,依靠从三大将无学堂之中招募,一来有些困难,二来,也不太适合包头使用,还需要回炉再造,想成立军校吧,杨元钊又不甘心平庸,包头已经在陆军建设上面,走到了中国的前列,甚至是亚洲的前列,军校如果没有点特色,那流,应该是有资金支持的,

    只是包头名声的话,蔡锷恐怕还是在犹豫,习惯了广西,云南距离广西不远,再加上有讲武学堂,对方的承诺,直接给他一个协统的职位,让他两头为难。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另外的一个电报,也让天平,逐步的向着包头那边倾斜了,出国去德国留学几年的蒋百里和张孝淮回来了,他们也是接到了包头方面的邀请,他们是被德和洋行直接的邀请的,乘坐着游轮抵达上海,并且提前发电报,邀请蔡锷去上海一会。大风小说

    正准备离开的蔡锷,欣然前往,见到两位同学,几年不见,他们极为同学,可以说比较高兴的,蒋百里二人,不但提到了在德校的经历,感慨列强们的军队是多么强大,谈论更多的,居然是包头。

    原来,在过去的2年时间之中,虽然杨元钊没有邀请到蒋百里和张孝淮,却没有怠慢,吩咐哈比和德美,对于两人进行帮助,无论是助学资金,还是联系实习单位,都尽可能的满足。

    助学资金,对于两人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德国较高的物价,也让他们困扰,本来准备打零工的,却得到了德美的资助,不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且学习之余,可以参观各大军事工厂,正规德国陆军,本身蒋百里等人是被安排到陆军第七军,后来哈比动用了关系,让蒋百里和张孝淮不但在基层连队,也开始进入到团级,甚至是师级进行历练,这对于外人而言,简直是不可能的。

    正是这样的举措,让两位军事专家,对于德国的军事了解更加的透彻,特别是参谋部的制度,在基层连队只是雾里看花的话,到了团级和师级,几乎是亲自的接触,这让两人感激的同时,对于包头和杨元钊,产生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在中国就能够影响到德国,也就是深入到团级和师级之后,接触到更多的高官之后,他们才知道,这一切来得多么的不容易,不管是否要留在包头,他们觉得,回来了,都有必要见一见,亲自的去感谢,至于去留,再考虑好了。

    两人都愿意去了,蔡锷也正在犹豫,索性也跟着一起去,蒋百里说的对,留下不留下,总要看过才知道,真的不行,即便他们两个受到巨大恩惠的,都不会留下,更何况是他。

    杨元钊没想到,他随手吩咐的一件事情,居然让三人决定走一趟西北,对于蒋百里等人的帮助,只是很不起眼的举手之劳,钱不用说了,海量的钨和一些简单的合作,让德美跟德方,甚至是皇室比较的紧密,只是一个实习的机会,又怎么要不到,即便是死板的德国,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只不过要级别到,有巨大的利益,这放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

    在上海匆匆见过之后,三人就启程前往包头,而一直都注意着他们人员,立刻给包头发去了紧急的电报,电报很简单,只有陆士三杰,联袂而至。(未完待续)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